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Yahoo China CEO resigned

自雅虎中國與阿里巴巴合併後,周鴻禕離職,田健做了一陣子,又好像做不來,現在的謝文又閃電離職。據說是雅虎中國的理念與美國雅虎不合有關。

謝文
雅虎中國 CEO 謝文,閃電離職

看來雅虎中國大佬的位置真的不好坐。

雅虎中國總裁謝文閃電離職
競報:謝文離職揭開雅虎中國未來之危

3 comments:

蕭雅 said...

中國互聯網企業及技術前途無量
作者:蕭偉基
  面對歐美的企業鉅子,中國有什麼產業是可以與他們一拼高下,甚至有機會比他們更勝一籌的呢?答案也許就是互聯網企業。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產業,中國和歐美互聯網企業幾乎是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差別只在於,歐美互聯網企業得力於風險資金的垂青,因而得以在二十一世紀前迅速發展。當時中國的互聯網仍在起步階段,一方面互聯網滲透率不足,二方面沒有風險資金的引進,以致發展不如歐美企業。
  但九十年代末以來,國際風險資金開始看好中國互聯網市場,使得中國互聯網企業開始突飛猛進。新浪、搜狐、百度、阿里巴巴等,都是因此而成立並迅速壯大的。
  其實,在技術上,中國互聯網於某些領域已領先世界。最近,連接全國二十多個核心節點、一百六十七所高校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核心-CNGI-CERNET 2/61 X已通過驗收。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更首次提出了真實原地址認證的下一代互聯網新體系結構理論,這項IPv 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原地址網絡尋址系統,為解決互聯網安全問題提供了重要保證,且國際互聯網組織已決定以此為基礎,成立專門工作組,制訂相應的國際標準。
  中國市場上的許多產品充斥著外國品牌,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心理在中國很吃香,這是中國企業需檢討的地方。然而,在互聯網市場上就不一樣了。外國互聯網企業要在中國立足及成為霸主,有著一定程度的困難。這些情況給了中國本土互聯網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迎戰外國網站。
  需知道,互聯網不單純是一種技術、商業、科技行為,由於它的載體包括了文字,因此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種文化產品。中國政府對於意識形態的控制是嚴格的,這對外資進入互聯網產業形成一定的障礙。諸如中國政府設定外資參與中國互聯網企業比例、嚴格審查網絡內容等,都是外資欲進入的難題。Google、雅虎、微軟MSN等,都曾因為要在中國順利發展而被迫接受一些不利資訊自由流通的條件,甚至交出電郵內容給中國有關部門,而為歐美人士所詬病。對他們而言,這肯定是一場天人交戰,是兩難局面。要嘛他們乖乖符合中國的規定,但可能會引起國際的杯葛,要嘛不玩了,撤離中國市場。
  另外一方面是中國的本土消費文化與歐美有別,例如中國中國信用卡仍不普及,網絡交易付款方式需另闢奚徑。這方面外資互聯網企業的渠道就遠不如中國本土企業了。
  以上兩種主要情況導致了中國本土互聯網企業得以和外資同行一較高下甚至凌駕其上的局面。一旦在中國站穩腳跟,憑著這擁有世界第二多網民國家(相信很快就會成為最大)的經營實力,要在世界上叱吒風雲,就容易得多了。
  因此,從最近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外國互聯網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是略遜於中國本土同行,他們因此也以別的方式來參與中國互聯網市場,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透過與中國同行合作、合資等方式,「借力」進軍中國互聯網市場,以不放過在中國分一杯羹的機會。
  以下為近年多例外資互聯網企業表現不如中國同行,或者因此而與中國同行合作的例子:
  雅虎去年宣布將其中國業務的控制權轉讓給阿里巴巴,並向後者投資了十億美元,使得阿里巴巴更上一層樓。
  亞馬遜在二零零三年收購了中國的購物網站「卓越網」,雖然亞馬遜在全球是龍頭,但在中國的表現卻不如本土的「當當網」,原因是中國信用卡不普及,當當網採用了另兩種付款方式:貨到付款和郵購。為了確保物流系統的順暢,當當網與中國約一百七十個城市的五十家運送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
  全球拍賣網龍頭eBay也曾藉收購一家中國企業進軍中國,但其業績卻不如本土的淘寶網。其中重要原因是,淘寶網向賣家提供免費服務。eBay去年底也「從善如流」,開始向賣家提供免費服務。
  中國國情的不同,保持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及競爭力。不過,一旦中國與國際接軌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些中國本土互聯網企業也許得面對更大的挑戰。
2006/9/25

蕭雅 said...

美商週:雅虎在中國的網路搜尋市場已出局?
■(2006-12-04 07:08)

--------------------------------------------------------------------------------

最新一期的「美國商業週刊」報導雅虎在中國與當地的百度及 Google 中國網競爭網路搜尋市場已敗下陣來,中國大陸的網友最常用的搜索引擎還是百度。
報導指出,目前中國大陸使用網路搜尋的網友當中,百分之六十二選擇百度,百分之二十五選擇 Google,會上雅虎搜尋的只佔百分之五。

由於雅虎的創辦人之一楊致遠是出生在台灣的中國人,和中國大陸多少有點淵源,他在中國大陸有不少仰慕者。不過,楊致遠的偶像形象並不能保證企業在中國大陸有一定的優勢。

報導指出,雅虎在一九九九年進入中國大陸,算是首批到中國發展的網路公司。當時北京對於網路公司及外資都嚴重的不信任,所以雅虎必須找到當地的策略聯盟公司共同起步。但是,雙方合作的關係並不平順。

在雅虎進入中國市場之前,中國大陸的新浪網、搜孤及網易已經建立了市場信譽,而這些公司在兩千年網路經濟泡沫化之前已公開上市,他們籌得的資金足夠撐住泡沫化帶來的不景氣。到了二零零三年,這些公司的業務都已欣欣向榮,而雅虎還沒能找到在中國市場的著力點。

報導指出,雅虎為了改變經營策略收購中國的搜索引擎網站3721.com,並請其創辦人周鴻禕任雅虎中國總經理。然而,這筆一億兩千萬美元的收購案並沒有讓它在搜尋方面的業務有大起色,反而,在周鴻禕於二零零五年年中離職再自行創業成立奇虎網站之後,雅虎與周鴻禕之間發生互相指控的訴訟。

二零零五年中,雅虎與阿里巴巴結盟,當時楊致遠還曾在商週訪問時樂觀的表示:雅虎有網路交易、搜尋及通訊聯繫的功能和堅強的本地經營團隊,前景看好。

但是,由市場佔有率來看,雅虎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沒有太大的進展。最近雅虎中國任職僅四十二天的總裁謝文辭職引發市場上的討論。業界認為,在中國的經營團隊與在加州總部的決策者之間意見的不和,也是根源於業績不佳。951203




(中央社)

蕭雅 said...

文化才是關鍵!
.蕭偉基
Yahoo!、Google等國際網絡業巨頭的中國業務負責人,最近紛紛因中國業績表現不佳而下台一鞠躬。同時間,幾家近年斥巨資收購西方國際品牌的華人企業,例如中國的TCL(收購法國Thomson洗衣機及Alcatel手機)、台灣的明基電通(收購德國西門子手機業務)等卻因這些收購而蒙受巨額虧損,付出巨大代價。這些現象代表了什麼呢?我認為,這與華人企業及西方企業的經營文化有別有極大關係,也與中西水土有別,各自一旦進入對方場域,就水土不服有關。
先談華人企業收購西方企業的失敗,他們低估了要管理外國品牌的難度,而且他們本身也沒有這些經驗。更糟的是,他們太樂觀了。因為這些西方品牌之所以要出售,原因就是他們自己都做不下去而虧損累累了。
至於外國網絡企業進軍中國紛紛上演滑鐵盧,顯然是他們無法融入及適應中國的特殊國情、文化與市場之故。
看來,世界上的所有MBA,都要閞一門如何打開不同文化的市場的課程。
文化,才是關鍵,即使是商業。
2006/12/9